中国担心农作物受损而购买小麦

  • caonima 2025年05月14日 03:50:05 21阅读
  • 汉堡/巴黎:

    听文章

    交易员说,中国买家近几周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购买了40万至50万吨小麦,因为高温可能会损害中国农业中心地带的农作物。

  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,当国内供应不足时,中国也会进口大量粮食。

    本周早些时候,种植了中国约三分之一小麦的河南省发布了风险预警,因为炎热干燥的天气威胁着其地里种植的小麦。澳大利亚两家主要贸易公司的消息人士称,中国买家已经从澳大利亚购买了四五批5.5万吨小麦,7月或8月交货,从加拿大购买了约20万吨。这种小麦适于碾磨。

    其中一名贸易商表示,来自澳大利亚的订单是中国自去年以来首次从该国下单。负责中国大部分小麦进口的中国国有企业中粮集团(Cofco)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。近年来,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进口国之一,2024年进口了约1100万吨小麦,价值35亿美元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通常是其最大的供应商。

    但在中国去年小麦和玉米大丰收后,出口大幅放缓,此后一直处于低位。贸易数据监测网站(Trade data Monitor)获得的中国海关数据显示,中国今年早些时候推迟或调整了从澳大利亚进口小麦的路线,在截至3月31日的七个月里进口了不到100万吨小麦。

   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,该公司已将中国2025年小麦产量预估下调约500万吨,但无法保证随后会有更多采购,因为中国有大量小麦库存。“今年中国饲料谷物自给自足良好,库存充足,”澳大利亚作物预测公司分析师Rod Baker表示。他补充称,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也抑制了谷物需求。

    贸易商表示,在加拿大粮食产业之都温尼伯,有关加拿大向中国出售小麦的传言在农业商界回响。有关此次出售的具体细节尚未披露。一位贸易商表示,由于关税和华盛顿与北京之间的贸易战,中国买家本可以避免购买美国小麦。中国过去一直是美国小麦销售的头号目的地。

    在当前的2024/25年度早些时候,中国进口下降,导致国际小麦价格低迷,芝加哥基准小麦期货仍接近去年7月触及的四年低点。贸易商表示,随着2025-26年收获季临近,加上中国即将到来的收成面临天气风险,诱人的价格可能吸引中国进口商重返市场。

    据贸易商称,中国进口商也预订了大量大麦。一些人说,六艘巴拿马型散货船已经出售了约36万吨法国或乌克兰新作物大麦,定于7月或8月交货,其他人则认为数量要高得多,约为100万吨,同样定于今年夏天发货。

    通缩加深

    与此同时,中国4月份的工业品出厂价格创下六个月来的最大跌幅,而消费者价格连续第三个月下跌,突显出在政策制定者努力应对与美国贸易战造成的经济损失之际,有必要出台更多刺激措施。

   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、家庭债务高企和工作不稳定阻碍了投资和消费者支出,使通缩压力持续存在。现在,经济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来自贸易壁垒的外部风险。然而,随着中美贸易谈判于周六在瑞士开始,紧张局势有望缓和。

    国家统计局周六公布的数据显示,4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(PPI)同比下降2.7%,跌幅大于3月份的2.5%,但低于经济学家预测的2.8%。“中国仍面临持续的通缩压力,”精准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张志伟表示。“随着出口可能走弱,未来几个月的压力可能会上升。”

    “即使中国和美国可以在贸易谈判中取得进展并削减关税,关税也不太可能回到4月份之前的水平,”张补充说。“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扩大内需和解决通货紧缩问题是必要的。”

    听文章

    交易员说,中国买家近几周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购买了40万至50万吨小麦,因为高温可能会损害中国农业中心地带的农作物。

  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,当国内供应不足时,中国也会进口大量粮食。

    本周早些时候,种植了中国约三分之一小麦的河南省发布了风险预警,因为炎热干燥的天气威胁着其地里种植的小麦。澳大利亚两家主要贸易公司的消息人士称,中国买家已经从澳大利亚购买了四五批5.5万吨小麦,7月或8月交货,从加拿大购买了约20万吨。这种小麦适于碾磨。

    其中一名贸易商表示,来自澳大利亚的订单是中国自去年以来首次从该国下单。负责中国大部分小麦进口的中国国有企业中粮集团(Cofco)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。近年来,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进口国之一,2024年进口了约1100万吨小麦,价值35亿美元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通常是其最大的供应商。

    但在中国去年小麦和玉米大丰收后,出口大幅放缓,此后一直处于低位。贸易数据监测网站(Trade data Monitor)获得的中国海关数据显示,中国今年早些时候推迟或调整了从澳大利亚进口小麦的路线,在截至3月31日的七个月里进口了不到100万吨小麦。

   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,该公司已将中国2025年小麦产量预估下调约500万吨,但无法保证随后会有更多采购,因为中国有大量小麦库存。“今年中国饲料谷物自给自足良好,库存充足,”澳大利亚作物预测公司分析师Rod Baker表示。他补充称,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也抑制了谷物需求。

    贸易商表示,在加拿大粮食产业之都温尼伯,有关加拿大向中国出售小麦的传言在农业商界回响。有关此次出售的具体细节尚未披露。一位贸易商表示,由于关税和华盛顿与北京之间的贸易战,中国买家本可以避免购买美国小麦。中国过去一直是美国小麦销售的头号目的地。

    在当前的2024/25年度早些时候,中国进口下降,导致国际小麦价格低迷,芝加哥基准小麦期货仍接近去年7月触及的四年低点。贸易商表示,随着2025-26年收获季临近,加上中国即将到来的收成面临天气风险,诱人的价格可能吸引中国进口商重返市场。

    据贸易商称,中国进口商也预订了大量大麦。一些人说,六艘巴拿马型散货船已经出售了约36万吨法国或乌克兰新作物大麦,定于7月或8月交货,其他人则认为数量要高得多,约为100万吨,同样定于今年夏天发货。

    通缩加深

    与此同时,中国4月份的工业品出厂价格创下六个月来的最大跌幅,而消费者价格连续第三个月下跌,突显出在政策制定者努力应对与美国贸易战造成的经济损失之际,有必要出台更多刺激措施。

   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、家庭债务高企和工作不稳定阻碍了投资和消费者支出,使通缩压力持续存在。现在,经济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来自贸易壁垒的外部风险。然而,随着中美贸易谈判于周六在瑞士开始,紧张局势有望缓和。

    国家统计局周六公布的数据显示,4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(PPI)同比下降2.7%,跌幅大于3月份的2.5%,但低于经济学家预测的2.8%。“中国仍面临持续的通缩压力,”精准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张志伟表示。“随着出口可能走弱,未来几个月的压力可能会上升。”

    “即使中国和美国可以在贸易谈判中取得进展并削减关税,关税也不太可能回到4月份之前的水平,”张补充说。“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扩大内需和解决通货紧缩问题是必要的。”

    0